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 编辑:佚名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不是一所普通的双语学校,而是一所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又以开放和*容的心态,尊重和接纳全球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学校。
古朴的姑苏水乡,水润地馨,钟灵毓秀。纵横水道流淌的是悠久传统的血液,白墙黛瓦垒筑的是千年文化的芳华。
传统文化节来临之际,苏州山峰双语学校高中部的学子们,踏着三月的春风,伴着和煦暖阳,走进苏州市相城区御窑金砖博物馆,探索“一块金砖的蜕变传奇”。
山峰研学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坐落于陆慕御窑窑场区域,600多年的文化沉淀为美丽的姑苏城注入一份深沉和厚重。作为全国首批展示“御窑金砖”的博物馆,珍藏着从明到清一千多块“金砖”。金砖质地细腻,简朴厚重,色如石墨,击之有声。
每一块都凝聚着血汗智慧,流淌着传统韵味,渗透着文化精髓。
金砖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恰与山峰双语学校的整体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镂空的方格和长短不一的条纹相互交织,纵横交错,相得益彰。
风吹影动的自然景观映衬着灰黑砖块的错落有致,更显立体空旷。午后光影折射的回廊迂回曲折,但又整齐有序,学生来到此地,很有亲切感,在似曾相识而又相对陌生的状态下感受这里的砖瓦草木,花鸟虫鱼。
走在进入博物馆的石板路上,仿佛踏着文化隧道穿越时空,一砖一瓦都在轻言吐诉,青砖的小道别有野趣,质朴简约,简洁淡雅。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之中来到了主馆,主馆分为“开物”、“成器”和“致用”三大展厅。
开物|一块砖的修炼
**个展厅的主题是“开物”,我们看到的是一块砖在烧制的过程中经过了极其复杂的程序,最终历练成为一件代表中国传统工艺的巅峰佳作。时间跨度之漫长,工艺手法之精密,让在场的每个同学感到了工匠精神的浩瀚神力。在时间、自然和人力等综合作用下,自土成金,演绎了一块砖的修炼。
成器|一块砖的旅程
第二展厅的主题是“成器”,讲述的是一块砖的旅程。进入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大船,它将载着经历了诸多“遭遇”的砖块开启它们“生命”中的 “长途旅行”,随着漕船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千里之遥赴京都。以金砖的方正和质朴铺就殿堂的雍容,用闲美和厚重点缀王朝的华贵,步入辉煌的过程中,表达的更是朴素之后的繁华。
致用|一块砖的蜕变
第三展厅的主题是“致用”,讲述的是一块砖的时代。一块砖的蜕变,从处江湖之远,到居庙堂之高,去见证一个时代故事的跌宕起伏,去经历一个王朝命运的盛衰兴亡。
走出展厅,我们依次经过廊桥、窑村、残窑址和御窑址。历经从平凡到辉煌的基地——御窑古迹,这里应该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地方,同学们似乎更想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保存这一段不寻常的时光——他们有的奋笔疾书,有的驻足而思,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取景留存。
同学们在学校养成的钻研探究的精神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这里是铸就辉煌实现飞跃的地方。留下的是块块砖瓦,续存的是代代辉煌。
金砖的蜕变过程犹如人生之旅,乡野之土点化成金的传奇正如人生自我修炼的过程。由“开物”到“成器”,最后到“致用”;从懵懂顿悟到最后的学以致用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国之大器,国之重器。以金砖的方正厚重、质朴无华为山峰的树人文化指明了方向。
探访文化之旅已然接近尾声,落日余晖下的御窑遗址更显浑厚深沉。时光永进,涤尽铅华,它如年迈的母体,把精华给了孩子们,自留一份清浅的岁月沉淀。
每一个山峰的学子,都将被精心雕琢,开物成器,点土为金,以自己的价值,铺就未来的康庄大道。
苏州山峰双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