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湖州市南太湖双语学校 编辑:佚名
零碳学校的创建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持久性的工程,湖州帕丁顿双语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将零碳减排的理念渗透学校整体规划中,把绿色发展的行动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日常**中。
11月25日清晨,伴着冬日的暖阳,小学部、初中部的孩子们踏上了劳动研学的旅程,完成了一系列既有趣又有深度的劳动作业。
小学部开展ZERO-CARBON劳动研学营活动
1-3年级的目的地是充满绿色气息的南浔后坝营地,4-6年级去往的则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研学基地。带着对农田的初步了解,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撸起袖子,开始了他们的劳作。
动起来,更快乐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田间劳作,是与自然的对话,是对田园的深情。
孩子们团结协作,种植蔬菜。他们有的专心松土,使尽浑身力气不肯罢休;有的小心灌溉,照顾自己亲手种下的幼苗;还有的帮忙收拾散落在地上的物品。
他们团结协作,脸上无一不露出纯真的笑脸,劳动育人初现成效。
种植好的蔬菜一排排站了起来,挺直的蔬菜就犹如小小帕们一样朝气蓬勃,尽情在未来享受风雨的洗礼。
劳动的号子,响起在农田的晨曦;稚嫩的肩膀,牵起犁地的重量。咬牙、蹬腿、齐使劲,孩子们脚踏泥土,全身心感受着劳动的快乐,体验着零碳的生活。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劳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生命活动”。
真实的劳作体验,让孩子们在身体力行中去体验、去发现、去研究,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劳动审美能力赋予劳动教育更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心中劳动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渐渐枝繁叶茂,懂得要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离开农田,来到厨房。制作南瓜圆子,有点像玩橡皮泥,却又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还能蒸熟带回去吃!
孩子们的心与大自然又贴近了,他们心中对于绿色未来的渴望,在揉搓和按压中,增长着,增长着。
亲自动手推动传统石磨,亲眼看到那一滴滴丝滑的豆浆收入盆中,感知着那份香味和流淌,孩子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沉浸式的德育课程
“文化育德,劳动修身”。典型的农耕生产生活器具展示了祖辈们的生活状态与生存智慧,展现了乡土文化魅力,再现了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印记。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蚕室、土灶,了解杆秤的使用、油粮票的故事。在这一个个陈列着的工具身上,似乎可以听到那个年代的声音,看到那时人们劳作的情形。
而孩子们,对农耕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祖辈的勤劳和智慧。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到湖州这个雕版印刷技艺的发源地,少不得也要体验一番拓印技艺。
用墨刷蘸点墨,在印盘上面快速刷,使凹进去的墨均匀地铺在其它地方;再用羊皮纸覆盖在墨盘上,用棕枕在上面从内向外慢慢挤压,来回数次,直至背面都能看清画的样子才大功告成。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拓印了许多漂亮的作品,每一幅都栩栩如生。同学们表示,拓印的过程很锻炼细心、耐心,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别开生面的豆子拼图,创意十足、色彩斑斓。孩子们用红豆、小米、黄豆、黑米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五谷杂粮,拼出了文字和图画,令人耳目一新。
初中部“绿水青山,安且吉兮”研学团建活动
初中部全体师生赴安吉中南百草园开展了以“绿水青山,安且吉兮”的研学活动。初冬的室外温度虽然清冷,但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是灿烂的笑容!
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参与,团队合作,在大自然中互相赋能,感受着团结的力量!
下午,奇幻的动物世界映入了学生们的眼帘,同学们三五成群,有的在聊看到的动物和表演;一下午的时间学生们见识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海狮表演和狮虎表演更是让学生们流连忘返!
逛一趟中南百草园,来一次与大自然的邂逅,一切都是刚刚好……通过研学,相信带给学生们的思考也是很大的!
大自然是美丽的,奇特的,她向我们无所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美好。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自然的主宰。相反,我们应当爱护自然,爱护动物,保持大自然的和谐稳定。
小小帕们离开研学基地,活动场地上不曾留下一张纸屑、一片垃圾,这何尝不是将“珍惜劳动果实”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成果?这是学生日复一日的劳动实践,也是一份知行合一的教育成果。
湖州市南太湖双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