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在提雅学园TheiaAcademy,一堂课是如何被设计的?

来源:提雅学园TheiaAcademy 时间:04-30

  11月12日上午,十四位来自北京各区县的中学老师来到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参加由北京市教育学院组织的“UbD教学设计法的实践与经验”培训工作坊。

提雅学园TheiaAcademy

受邀承担此次培训任务的是建华教育提雅学园的两位年轻教师——金枭和区颖怡老师。她们结合自己对于UbD的理解,以及对过去备课、授课实践的反思,为到来的老师们提供了三小时的脑力激荡。

在下文中,金枭、区颖怡老师从提雅学园Theia Academy的筹备实践出发,分别从三个问题入手,向大家展示“在提雅学园,一堂课是如何被设计的?”

金枭:UbD的全称是Understand by Design,意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最早在1988年由教育家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开始推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美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框架,UbD的核心思想有二:,它追求的是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以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的状态——“理解”即意味着有效地应用与迁移知识;第二,为了确保教学过程能有效支持学生达到“理解”状态,且学生的学习效果能被准确观测与检验,UbD强调评价设计先于课程设计,以逼迫教师打通教学活动及学习结果之间的通道——这也就是所谓的“逆向设计”。

提雅学园TheiaAcademy

金枭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复旦大学学士

金枭:传统教学设计的逻辑是:先确定目标、组织教学,等教学过程结束后再通过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在这样的逻辑之下,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精力去琢磨“我要怎么教”,却很少思考“这么教是不是学生真的能学会”。事实上,很多现实案例也告诉我们,就算教师提供的信息再详尽,运用的教学方法再丰富,也并不一定能导向学生的“理解”。因为学生并非领域专家,他们脑中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信息之间的关联是残缺的,对某一领域的整体认知更是难以建立——很多在教师看来“显而易见”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却是需要翻越的大山。同时,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在考试中表现出的“看似理解”还常常蒙蔽教师的眼睛,造成教学效果的“虚假繁荣”。

作为一种结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法,UbD就是为解决“教师教得努力,学生却学得不好”的矛盾应运而生的。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初,UbD就要求教师翻转原有的备课习惯,从学生端出发,思考“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学生会有何表现”,并将这个表现设定为我们期望的学习结果。这样一来,原本虚空的教学目标就转化成了实实在在可被观察到的学生行为。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只要我们通过合适的评估方法,让学生表现出了特定行为,就可以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了。因此,UbD的“逆向设计”原则就要求教师在想“如何教”之前,先设计好“如何评”,再通过后续的各种具体教学活动为学生在评估当中的“成功”奠基铺路。用这样一套逻辑梳理教学设计之后,任何目的不明的、盲目灌输却抓不住重点的、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帮助不大的教学活动都会被筛除,而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缺失的教学支架也会显露出来,敦促教师更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路径,可以一步步顺着搭建好的阶梯走向预期的学习结果,并通过“做出来”而非“背一遍”的方式证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区颖怡:在最近一轮Theia Academy课程体验中,我们所开设的六门课程均以UbD教学设计法为底层设计逻辑。从课程设计到实际教学,任课教师把对UbD的理解应用到了教研和教学场景中。下文以“英语短篇小说赏读”课程为例,为大家梳理整门课程的UbD设计思路,分享从理论到实践的心得和体会。

提雅学园TheiaAcademy

阶段一:明确预期学习结果

既然要以结果为导向,首先要明确我们想要看到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因此阶段一回答的是UbD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可以说,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整个UbD设计的基础,而在UbD的理论框架下,我们认为有意义的学习结果是:学生“理解”了或者达到了“理解”的状态,即学生能做到有效地应用与迁移。

结合课程而言,如果说学生真的理解如何赏读短篇小说,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很可能是:能解释英语短篇小说的组成要素,掌握赏析文本的思维方法和工具,并在将其应用于短篇小说读物上。现实情况是,短篇小说的要素繁多,想让学生在短短两周时间内理解所有要素显然无法实现,更毋论运用每种要素的分析工具了。所以笔者在综合考量课时、课程难度、学生可达成度等因素后,确定开设本门课程的初衷是:学生能真正理解短篇小说的某一关键要素——比如人物——并以此为切入点赏析文本。

提雅学园TheiaAcademy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

思路捋到这一步,如果在传统的教案设计中,老师可能会就此打住,直接转向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但是,在UbD设计中,我们认为此处的目的依然是模糊不清的,怎么算是“真正理解要素”?“赏析文本”的关键动作和成果又是什么?显然,目标还是定得不具体、不可测评、不可观察。借助UbD理解六侧面,我们继续打磨上述目标,并形成以下预期的学习结果:学生能引述英语短篇小说的原文文本证据,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想法,以推测和判断人物的人格特质。如果用图表横向对比下,反差会更明显:

阶段二:确定恰当的评估方法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想要看到的学习结果。那么,设计什么样的任务能够给学生表现出这些学习结果的机会?我们认为,表现性评价能够检测学生的理解。如果说传统考试检验的是学生的知识,也就是检验学生知道什么,那么表现性评价检验的是学生可以用自己知道的东西做什么。

一份完整的表现性评价应具备三个部分:学习结果(Outcome)、表现性任务(Task)和量规(Rubric)。这三部分分别回答的问题是:学生要做出什么表现才能证明他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我们需要设定什么样的任务才能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表现?学生做出表现后,我们需要依据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

还是结合课程本身,分享下我们在三个环节上的思路:1)此处的学习结果与阶段一中的预期学习结果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于整门课程确定的预期学习结果数量不多,实现难度适中,因此可以用同一个表现性任务承载起所有预期结果,所以此处的学习结果可以从阶段一中直接拖拽。2)由于学生的表现已经明确,任务的基本逻辑也已搭建起来,所以在任务设计中,笔者更多是给这个表现创设一个情景,就这门课程而言,亦即寻找能给予学生表现机会的文本。同时,基于任务框架,完善任务概览、时间安排、任务成果等说明,生成学生能看懂的任务单。3)量规是分层检验学生表现的标准。本次表现性评价着重评测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而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在相关领域已经开发出较为成熟的量规,所以我们借鉴了SCALE(斯坦福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发布的文本分析量规,综合考虑学生水平和评测维度整合出适用量规。

整份表现性评价如下:

学习结果:学生能引述英语短篇小说的原文文本证据,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想法,以推测和判断人物的人格特质。

表现性任务:学生将阅读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所著的“Mr.Know-All”,并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文本,在文段旁标注疑问、看法或有助于解读人物的思考。

学生与同学讨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思考。

讨论后,独立回答Character Analysis Worksheet上的两个问题,在答案里体现自己 对人物的解读并收集能佐证观点的证据。

根据叙述者的描述,Mr. Kelada有哪些讨厌的性格品质?列出要点并提供文本证据。

这些证据能充分证明Mr. Kelada是个令人不愉快的角色吗?你认为Mr.Kelada具备哪些性格特点?

量规:可参考SCALE Envision ELA Textual Analysis Rubric

阶段三:规划相关教学过程

要想让学生顺利完成第二阶段的评估,教师还需要规划教学过程,在每日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完成表现性任务的梯子,以确保学生习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表现性任务。

学生如要顺利完成上述阅读任务,需要习得以下知识技能:

能解释小说的人物基本要素及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能依循文内注释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标注自己的问题、想法和关键内容

能利用人物分析的思维框架,基于文本证据推测人物性格特质

除了上述教学内容外,还需要预留出开课破冰、阶段性评价反馈、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终结性评价反馈的空间。

可以看到,得益于最终评价形式和内容的确定,我们在规划活动时指向性更加明确。周的教学活动着重强调学生知识及技能的积累,第二周则把重点放在表现性评价上。

提雅学园TheiaAcademy

最后很关键的问题是:实际上课的效果如何,学生能不能感受到差别?

UbD并非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设计教学环节的辅助性思维工具,所以在学生不会对UbD设计的痕迹有特别明显的感知。如果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应该是评价方式的变化,以及表现性评价任务与此前的学习过程之间存在强关联,因为任务中检测的内容一定是他们学习过的、甚至已经熟知的知识和技能。而从教师的视角出发,笔者最直接的感受是,自己在逐渐适应和应用逆向设计的思维逻辑,比如,有时候迫于客观因素需要在课上临时调整教学活动时,也总是围绕一个问题思考:这样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帮助TA完成表现性任务,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

另外需要澄清一种误解:UbD提升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课堂效率。由于UbD更强调学生的“学”而非老师的“教”,比起教师主导学习进度的课堂,UbD指导下的课堂往往会给学生的深度学习预留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它容易导致教学进度的推进更加缓慢,但最终的学习效果却是事半功倍。

最后的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部分小伙伴的成果。

提雅学园TheiaAcademy

f02e45f35d39fa738a58b88f4e5f9bbd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