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湖州市南太湖双语学校 编辑:佚名
湖州帕丁顿双语学校地处浙江湖州,承西塞山脉,汲太湖秀水,天然独到的地域特色滋养了我们深厚的文化渊源。每一位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有着高山一样坚毅的品格,流水一样万变的能力,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国际的视野与胸怀,这也正是我们育人道路上一直探求和追寻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帕丁顿学校初中部在课程规划上全面推进“大语文”教学思想,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用最适合的教育,全面培养孩子们的品格与能力。
在大语文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初中部语文教研组尝试进行了整体课程体系梳理和六大教学策略,分别为:以品格塑造为根基,以兴趣培养为核心,以习惯养成为目标,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项目活动为方法、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我们相信。只有全面开发孩子们的潜能,才有可能培养他们不断提高、不断拓展的学习力。
01、以兴趣培养为核心
步入初中的孩子,往往有着他们比较独特的年龄特点。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你会发现,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他会变得不像小学的时候那么童言无忌,也不想高中生那样侃侃而谈。大多数时候,他们更加羞涩内敛,这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建立健全三观,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们燃起学习语文的热情呢,下面,我们就从我们六项教学策略中的其中一点“以兴趣培养为核心”这一方面来和大家分享如何唤醒孩子们学习的内驱力。
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兴趣都是我们探索发现源头,是我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尝试的内驱力。有位名家曾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则虽学无成。”可见,兴趣是激发内驱力的核心元素。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尝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其中,以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的课本剧表演具有代表性。
课本剧来源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分角色朗读,是师生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内容为基础,将其改变成能够通过讲台、教室、操场或舞台表演的相声、小品或小型话剧。它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学科有机结合,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他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让一片沉寂的文字活起来,让无心阅读的孩子们动起来,让枯燥无味的课堂亮起来。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
他们可以是蒲松龄《狼》里机智勇敢的屠户,也可以是《皇帝的新装》里天真的孩童;可以是《河中石兽》里骄傲自满的讲学家,也可以是《范进中举》中那个癫狂的读书人,孩子们在课本剧中穿越古今,驰骋中外,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选择角色,研读课本,大到整体主题,小道一个眼神,都在他们的反复琢磨和精致推敲中,最后在汇报展示中我型我秀,粉墨登场。
就课本本身而言,孩子们完成了对课文正确的感知、熟练的阅读、深刻的理解和较高的感悟,对于他们的学习力培养和终身发展而言,更是加强了对他们语言的培养和对文学的理解,塑造了了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合作的意识和潜在的智力,也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他们的快乐在实践中得到了体验,他们的兴趣在演出中又一次被激发。这就是内驱力的作用,而兴趣,就是唤醒内驱力的和核心元素!
02、多元化教学模式
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原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启了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我们的阅读是唱着读,演着读,走着读。孩子们**了吟诵,才知道原来诗词歌赋都有着美妙的旋律;演过了课本剧,才知道原来刻画人物有那么多种表现手法;参与过了行走研学,才明白原来用眼镜观察用脚步丈量用真心感受,才可以真切认识到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而我们的写作,是教给孩子的不只有应试技巧,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够用文字记录这个温暖的世界,在生活妙笔当中修炼品格。
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我们的评价方式并不局限于一张试卷,一段评语,而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一个面向未来的平台。以“大语文教育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所培养的是品格和能力。只有这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才能实现。
爱因斯坦说,当我们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之后,还能剩下来得那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那应该是就是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的可以受益终身的学习力。希望每一个与小帕相遇的孩子都收获那一份美好!
湖州市南太湖双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