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新虹桥中学国际部学生参加生物环保讲座

来源: 上海新虹桥中学      编辑:佚名

最近正值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上海新虹桥中学国际部全体国际课程班学生于2016年10月28日,来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了由新西兰博物馆馆长戴尔·贝利为我们带来的有关生物环保方面的讲座:让飞鸟永远翱翔在中土世界。馆长此次的演讲主题涉及了濒危物种、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自然博物馆运行等多个领域,旨在倡导、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虽然大家对于全英语的讲座和同声翻译都比较陌生或是难以习惯,但是都通过这次的讲座大家都有所感触。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对于环保的概念和意识也又更深了一层。

新西兰博物馆馆长戴尔·贝利

众所周知,新西兰与大陆分离,从而使许多原始的动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环境中存活和演化,被称为罕见鸟类的天堂。馆长开篇就为我们介绍了许多新西兰的珍奇鸟类,像是被誉为新西兰标志的奇异鸟;全世界**的濒临灭绝的鸮鹦鹉;又像是可以进行长时间长距离不间断飞行的斑尾塍鹬……各种具有不同特征的鸟类让人心生喜爱又眼花缭乱,而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馆长介绍斑尾塍鹬的时候提及到的一番话。这种鸟类现如今也成为了濒危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可能性。而正因为它成为了近危动物,所以中国**和新西兰**现如今也在一起开始携手保护这些濒危动物。

的确,在环保面前,在这些濒危动物动物面前,或是说在生命面前,是没有国界的。当面临共同的难题之时,每一个国家都一样的。为了保护这个世界所共有的美丽,国家和**都会尽自己的一份力或者是携手一起努力,又何况是我们呢?那些你以为的微小举动,说不定也正是整个国家前进的动力和能源呢。

让飞鸟永远翱翔在中土世界

接下来馆长又用图片等向我们介绍了新西兰的海洋生物。从巨型章鱼到海马又到琵琶鱼,这一系列的图片都展现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然而正是由于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分类与记录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仍记得馆长当时提及的那个例子,讲述的是一种在1895年左右就再无发现的海雁,然而后来在2003年时,在一个小岛上人们又重新发现了多达一千多只这种海雁。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为什么人们没有发现它们还任然存在,仍在偷偷的繁衍生息呢?作为人类,一定要知道身边有多少物种,哪些物种,千万不要将那些仍然存在的物种轻易地就归入灭绝物种或是错误归类。记录下身边地生物,记住他们,感受他们,欣赏他们。正如馆长地一句话,“It’s very easy to destroy the things that are unknown.”。若都不曾注意到地存在,又怎会意识到它地悄然消逝呢?

如今新西兰的**正在尽其所能保护它们的鸟类资源,他们将一些鸟类栖息地岛屿进行隔离,尽可能地杀死了威胁到他们的老鼠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从而有效保护了许多濒临灭绝的鸟类,同时新西兰**预计在2050年移除岛屿上的所有哺乳动物。

上海新虹桥中学国际部学生参加生物环保讲座

馆长说,也许许多人会说现在已经晚了,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做,因为我们不能再让更多的罕见动物减少,正是因为晚了,才要越快越好,越及时越好,越尽力越好。其实环保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很难去做的事情,它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关键不在于你拿起它以后能有多大的成就,多宏伟地目标,而是在于你有没有这份勇气,有没有这份担当拿起它。“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first thing we have to do is todiscover the amazing variety of wild animals. Each generation must pass it on,this isn’t a temporary project.” 环保不只是说说而已,环保也不只是一段时间尝试尝试而已,而是一个发现,探索同时守护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代代传承的过程。

新虹桥中学国际部生物环保讲座

讲座的最后阶段,是馆长与听众间的互动时间,我校教师王永宏、9年级学生左承恩等都积极参与了互动,提出了问题,馆长也给出了详细解释。由于时间有限,许多来不及提问的孩子在讲座结束后,把馆长围了个水泄不通,高涨的热情着实让馆长“受宠若惊”。 地球只有一个,而他的住户——人类,却是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对地球自然环境的保护,不只是环保人士、科学家或**部门的职责。每一位地球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去珍惜、去保护我们的家——地球。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上海新虹桥中学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